陳主編2015年6月按語:
下文在2010年刊出後,個別發燒友得到啟發,在香港不同地點購入不同面積的工厦單位來建立「私竇」,部份私竇的主人其後分別接受《發燒音響》和《胆機世界》訪問, 大談私竇對其家庭和事業的積極影響。他們未有提到的是,私竇不論大細,物業本身價格在過去5年間已升值兩、三倍以上。
自八十年代中期創辦《發燒音響》以來,我一直強調音響體系搞得靚聲的三大因素為:聆聽環境、音響器材和調聲本領,我數十年來探訪過全世界無數Hi-Fi發燒友,越來越覺得三個因素之中以聆聽環境最為重要,想整體聲音表現出色,器材本身的質素和用家的校聲功力當然重要,但如果欠缺一個理想的聆聽環境,任憑你三頭六臂,用盡天下名器也不能達致最高音樂境界,香港居住環境迫狹,九成九的發燒友都是在家中玩Hi-Fi,個中妥協的情況真不足為外人道(尤其是太座多數要求客飯廳齊整美觀),在此情況下,在工業大廈另設私竇玩Hi-Fi是最佳解決辦法,事實上,私竇本身就有如一件聲音質素最高的音響器材,當一套音響體系能夠在面積千餘平方呎甚至兩千餘平方呎的闊大地方開聲時,那種從容感和潛至地球中心的低頻響應又豈是任何最昂貴的音響器材在細小環境中可以營造出來,你想像一下,當香港大部份發燒友龜縮在狹小家居之中玩Hi-Fi之際,突然改到一個寬敞的空間讓我們的音響器材和其他玩物發揮所長,帶來的歡愉感覺實非文字所能形容。
近廿年香港工業北移,形成大量工業大廈單位空置,工廈樓底高、門口大、而且價錢廉宜,為發燒友提供了另設私竇的最佳機會和條件,我自己的居所和出版社的試音室地方比較寬敞,原已是相當理想的聆聽環境,但我近年心儀障板式的巨型古董揚聲器體系(美國《西電》、德國KLANGFILM等),沒有面積兩、三千平方呎的聆聽環境,是很難讓它們發揮所長,此外,我近年有機會探訪過多位香港發燒友在工廈設立的私竇,它們大小不一,裝修各有風格,但那種不受家居限制、天大地大任我行的環境和氣氛實在令人神往,所以我數年前開始在全港各地尋覓適合玩Hi-Fi的工廈單位,也積聚了一些心得,近兩、三年香港樓價騰升,工廈售價也水漲船高,但比起住宅樓宇就仍然抵買,我認為現在是適當時間向讀者提供一些個人選購工廈的實戰經驗,讓有興趣設立私竇的發燒友知所抉擇。